日前,日本水稻品質·食味研究會第16屆研討會及優質粳稻食味品鑒會在日本廣島召開。會上,射陽大米南粳5718獲得“特別優秀獎”。
江蘇省水韻蘇米產業研究院王才林研究員獲得日本水稻品質·食味研究會“功績獎”,對王才林研究員近年來為稻米食味研究和產業振興作出的貢獻給予高度肯定。
王才林研究員研發的南粳5718,是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以優良食味晚粳稻品種南粳5055的姊妹系寧7022為母本,與優質高產粳稻品系鹽粳608雜交,經多代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和農藝性狀鑒定、食味品質和穗頸瘟抗性篩選育成的一個綜合豐產性好、食味品質優的中粳稻新品種。
南粳5718除了食味品質好以外,最突出的優點是其莖稈粗壯、抗倒性極強、特別適宜稻蝦共作等綜合種養模式,而且穗型大、千粒重高、產量潛力大。一般畝產650公斤左右,高產田塊可達700公斤以上。2017-2018年在射陽等地示范種植,表現出長勢清秀,熟相好,米質優,豐產性好。2021年被農業農村部確認為超級稻品種。該品種一經推出,受到廣大種植農戶的一致好評,推廣面積迅速擴大。2021年推廣面積已超過100萬畝。2023年被列為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的成長型品種和2023—2024年主導品種。
食味品鑒會上,日本水稻品質·食味研究會組織中方專家12名、日方專家11名組成的食味品鑒組對21個中國優質粳稻品種進行了食味盲評。品種由日本佐竹公司食味品質鑒定團統一編號,以日本新瀉產“越光”為對照,按照日本食味品鑒標準方法進行外觀、氣味、香味、粘性、硬度等方面的綜合評價。
經過兩輪競賽,最終,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送鑒的南粳46和南粳5718獲得“特別優秀獎”,是繼2016年南粳46獲得中日大米食味品評“最優秀獎”之后再次獲得嘉獎。
射陽大米集團與江蘇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攜手成立“江蘇射陽大米產業研究院”,江蘇省農科院亞夫科技服務射陽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從品種研發、種源培植、糧食種植、稻漁復合種養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技術合作?!澳暇浮蓖醪帕钟H自指導,培育篩選水稻新品種,為集團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在射陽推廣種植的南粳5718,引領射陽地區糧食產量連年攀升,打造了國家糧食豐產的射陽典范,“射陽大米”區域公用品牌享譽全國。
射陽大米集團先后榮獲“中國十大好吃米飯”“中國好糧油示范企業”“中國十佳糧油區域領導品牌”“中國百佳糧油企業”“蘇米首批核心企業”“江蘇省農業龍頭企業”“江蘇精品企業”“優質稻米新品種新技術綜合示范基地”等國家、省、市榮譽稱號,射陽大米產業園于2019年被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和省發改委認定為江蘇省糧食物流產業園。